©和歌山縣觀光聯盟 熊野三山之一的熊野那智大社,是日本全國約 5,000 座熊野神社的總本社之一。 基於主祭神「熊野夫須美大神」的御神德,自古便被尊稱為「結宮」,不僅是人緣的結緣之地,更被奉為能成就諸般心願的聖所。
2025.10.17熊野那智大社
神社的起源
西元前662年左右,神日本磐余彦命(後為神武天皇)於東征途中登陸丹敷浦(現稱那智之濱)時,在山林間發現一道熾光。循光而行的終點便是那智御瀧(瀧=瀑布)。親眼目睹壯麗瀑布的神日本磐余彥命,將瀑布自身尊奉為「大己貴神」的神體,此即為那智山起源之由來。

其後,相傳熊野諸神最初降臨於那智山附近的光峯,自此以瀧本——瀑布水流匯聚而成的深潭——作為祭祀之所。至仁德天皇五年(西元317年),在山腰新建社殿,並將熊野諸神與御瀧神明遷奉於此,這便是熊野那智大社的起源。

雖說設立了新社殿,但那智瀑布的御瀧本至今仍做為熊野那智大社的別宮受到眾人祭祀至今。另外,授與所旁還設有御瀧拝所参入口,從這裡可通往參拜台,近距離仰望高達133公尺的那智瀑布。水流奔騰而下,濺起的水霧在陽光下閃爍,伴隨轟鳴水聲,讓人感受到自然與神聖交織的震撼。

熊野那智大社的祭典
在熊野那智大社,一年四季皆會舉辦各種祭祀活動。其中,每年7月14日舉行的例大祭(年度祭典)──那智扇祭──又被視為日本三大火祭之一。旨在感謝我們的生命之源──水與火,以及各種大自然的恩賜,同時也是轉達對神明的感激之情。
例大祭「那智扇祭」
熊野那智大社的例大祭──那智扇祭──別名「那智火祭」,其名源於祭典當日充滿參道的聖火形成的壯觀景色。
【上午】在熊野那智大社舉行祈求皇室與國泰平安的各項儀式,之後由當地居民進行「*那智田樂」等祈願文藝表演,神社內洋溢著熱鬧的氣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下午】例大祭的重點之一「渡御祭」。顧名思義,是將神明迎上神輿(神轎)後進行移動的過程。目的地是信仰的起源──那智瀑布。
特別的是,通常神輿的形狀都是一座小小的社殿,但熊野那智大社在例大祭使用的神輿長約6米,寬約1米,是以那智瀑布為原型的細長造型(扇神輿)。
神輿總計十二座,各自飾有扇子和神鏡。敞開的扇子共三十把。全開的代表滿月,兩扇半開的扇子代表上下弦月,而神輿的數量正巧能代表一年(12個月)。

接著,當扇神輿開始向別宮──飛瀧神社移動,當日最大看點的「御火神事」儀式便正式展開。
身著白衣的男子們高舉十二支燃燒著烈焰的巨大火把,沿著參拜道列隊行進,昭示扇神輿的到來。眾人高呼「哈喲、哈喲」的口號強而有力,搭配淨化參道的聖火,這般充滿魄力且壯觀的景色正是被稱為「火祭」的由來。

這場祭典是一場神聖與磅礡氣勢交織的盛事,蘊含著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恩。若有機會親臨現場,必能藉此珍貴契機,近距離體驗熊野信仰的深厚底蘊,並感受其文化精髓。
熊野三山巡遊,感受古今人們的祈禱
熊野古道是一條不分年齡、性別、社會地位和社會地位,人人都能前往「復活」聖地熊野的朝聖之路。
或能沿著熊野古道前進,參訪熊野三山(那智山青岸渡寺、熊野速玉大社、熊野本宮大社),想必能更加深刻體會古今往來的巡禮者們的心境。
↓熊野三山系列
-
2025.10.17
-
2025.10.17
-
2025.10.17
-
2025.10.17
本記事的資訊基於筆者當時的調查和撰寫。文章發佈後,產品或服務的內容和價格可能會有變更,在使用時請再次事前確認。
此外,記事內可能包含分潤與廣告連結,在購買或預訂產品之前,請謹慎考慮。
本頁面部分為自動翻譯。